轻轨车固定铰接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方案改进

作者:检测购系统     发表时间:2020-05-02 09:09:20   浏览次数:203



摘要:为保证轻轨列车的行驶安全,对固定铰接结构进行强度校核。选择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采用空间六面体单元和四节点壳单元建立模型,对某铰接结构及其连接螺栓进行静强度分析。初步计算结果表明左铰接件连接螺栓的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调整铰接座的螺

  摘要:为保证轻轨列车的行驶安全,对固定铰接结构进行强度校核。选择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采用空间六面体单元和四节点壳单元建立模型,对某铰接结构及其连接螺栓进行静强度分析。初步计算结果表明左铰接件连接螺栓的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调整铰接座的螺栓孔距、取消螺栓安装铰接座上的下沉孔、加大螺栓孔与铰接座边界的距离对固定铰接结构进行改进,结果表明:螺栓和铰接座的最大应力分别降低2.62%和41.85%,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固定铰接;螺栓;接触非线性;方案改进;有限元

  0引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1],为满足人们日常的出行需求,轻轨车成为某些城市的最佳选择。大部分轻轨车以铰接的形式进行编组,铰接结构与连接螺栓的强度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针对车辆关键部件进行结构优化研究。贺小龙等[2]分析铰接装置金属关节轴承设计开发过程,确认新型铰接金属关节轴承能满足城市轨道车辆运行疲劳性能要求,重点阐述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有限元分析过程。雷军等[3]研究低地板车辆设计参数变化对各个接口铰接力的影响,认为车体重心位置对铰接力的大小有重要影响。罗斌等[4]完成转动铰接装置的详细结构设计,并通过强度计算分析,验证产品满足设计要求。以上研究只对影响铰接结构性能的原因和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对铰接内部结构进行方案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5]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固定铰接承受大部分的载荷,固定铰接与车体间通过螺栓连接,各方向加速度载荷对螺栓连接的可靠性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保证列车的行驶安全,对固定铰接结构和连接螺栓进行强度校核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轻轨车的固定铰接为例,进行接触非线性强度分析,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对固定铰接内部结构进行合理改进,使结构满足静强度应力要求,保证固定铰接满足安全性要求,延长使用寿命。

  2固定铰接结构接触非线性计算分析

  2.1模型介绍

  常见的轻轨车辆是5节编组[8],见图1a)。轻轨车辆前后两端模块为动车模块,拖车模块位于车体中间,悬浮模块位于拖车模块两侧,且与动车模块相连。固定铰接结构位于相邻车体的底部,可绕x、y和z方向转动,限制不同模块车体之间3个方向的平动。来自不同模块相邻车体的重力载荷和由车辆加、减速引起的纵向冲击运动载荷大部分由固定铰接结构承受,并且通过固定铰接结构和弹性铰接结构传递到车体。同时,固定铰接结构还限制不同模块相邻车体间的沉浮运动和侧滚运动,使相邻车体间仅存在相对摇头自由度[9]。固定铰接结构示意见图1b)。

  2.2有限元模型

  固定铰接结构由左铰接件和右铰接件组成,彼此通过关节轴承和销轴传递载荷[10],因此在校核固定铰接部件强度时,可把左、右铰接件分开,依次施加载荷计算。左、右铰接件均由铰接座、螺纹板、车体连接板和螺栓等组成。铰接座、螺纹板和车体连接板的材料为18CrNiMo7-6QT,铰接座由20个45Gr钢制M24螺栓(10.9级)与车体相连接。各结构弹性模量取2.1×105,泊松比为0.3,材料密度为7.85×10-3g/mm3。螺栓屈服强度取900MPa,其他部件屈服强度取750MPa,在螺栓中间截面处施加231250N预紧力。

  整体有限元模型采用空间六面体单元和四节点壳单元混合建模,其中铰接与螺栓结构全部采用六面体单元,左铰接件整体模型总计79814个单元、86260个节点,右铰接件整体模型总计54736个单元、56036个节点,有限元模型见图2。利用接触对定义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左、右铰接件各5个接触对,分别位于两个铰接座(2对)之间、螺栓与铰接座之间、铰接座与车体连接板之间,以及车体连接板与螺纹板之间。

  2.3计算工况

  分析校核固定铰接结构关键部件的强度,建立固定铰接结构与车体连接关系模型。铰接件与车体的连接作用对模型影响较大,为真实模拟铰接结构受力情况,建立部分车体模型。车体模型的最远端截面对部件计算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在该处施加x、y和z方向的平动和转动约束。根据实际载荷工况,通过柔性单元将铰接座销轴孔处的所有节点绑定质量点,且载荷集中作用于此点。以沿车体方向为纵向,当固定铰接结构受到纵向拉力时,左铰接件载荷加载位置为绕铰接座孔右端180°范围内,右铰接件载荷加载位置为绕铰接座孔左端180°范围内。当固定铰接结构受纵向压力时,受力位置和方向与受拉力时的相反。工况1为列车行驶工况,纵向载荷为400.6kN,横向载荷为38.6kN,垂向载荷为24.5kN,工况1载荷施加见图3。工况2为列车制动工况,纵向载荷为400.0kN,横向载荷为19.5kN,垂向载荷为26.8kN,工况2载荷施加见图4。

  2.4接触非线性静强度计算结果

  经计算分析,在各工况下,右铰接件各个部件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其屈服强度,左铰接件的铰接座、车体连接板和螺纹板等部件的静强度均合格。工况1左铰接件螺栓的应力云图见图5,最大应力值为909.12MPa,大于其屈服强度。左、右铰接件各部件在各工况的接触非线性应力计算结果见表3。

  3固定铰接结构改进方案及其强度分析

  3.1固定铰接结构改进方案

  结合以往经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改进固定铰接结构设计方案。

  3.1.1改进方案一

  固定铰接结构受3个方向载荷作用。作用于左、右铰接件的载荷通过关节轴承和销轴传递到铰接座,铰接座通过M24螺栓组将载荷传递到车体连接板,进而传递到整个车体。当纵向力和横向力组合传递到铰接座时,会使铰接座两端的螺栓发生较大变形,从而导致铰接座两侧螺栓的应力较大,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原始模型基础上,合理安排铰接座上连接螺栓之间的距离,可降低两侧螺栓的应力值,使结构设计更合理。铰接座改进方案一见图6。

  3.1.2改进方案二

  初步分析铰接结构,发现铰接座上的螺栓孔边与铰接座两侧的连接螺栓应力都相对较大。在原始设计模型中,螺栓孔距铰接座的边界很近,容易造成铰接座与连接螺栓的应力集中,且铰接座的螺栓孔为下沉孔,对铰接座的铸造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加大螺栓孔与铰接座边界的距离并去掉螺栓的下沉孔,铰接座改进方案二示意见图7。

  3.2改进方案计算结果

  左铰接件各个部件的应力计算结果对比见表4。根据设计准则,部件的应力值应小于其材料屈服强度应力,即安全系数大于1时满足设计要求。

  4结论

  对轻轨车固定铰接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螺栓之间的距离、螺栓孔与铰接座边界的距离对铰接结构各个部件受力有较大影响,并据此对铰接结构进行改进,结论如下:

  (1)在列车行驶工况下,初始固定铰接结构左铰接件的M24螺栓最大应力为909.12MPa,大于其材料的屈服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合理调整螺栓间距,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工况1螺栓的应力由909.12MPa降为899.80MPa,小于其屈服应力,其他部件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也均有所降低。

  (3)在合理调整螺栓间距的基础上,加大螺栓孔与铰接座边界的距离并去掉螺栓的下沉孔,螺栓的最大应力由899.8MPa降为885.33MPa,铰接座最大应力由425.87MPa降为249.27MPa,降幅明显。

  (4)通过2次改进,与初始模型相比,铰接座的最大应力降幅为41.85%,车体连接板最大应力降幅为12.27%,螺栓的最大应力降幅为2.62%,可为轻轨车固定铰接设计提供依据。

  相关期刊推荐:《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双月刊)是上海海事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我国计算机界与工程界的重要学术性刊物之一。本刊主要刊登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和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技术及应用、专家系统、知识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分布式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辅助教学、制造业信息化、物流工程信息化、交通运输工程信息化、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电气自动化等领域的文章,以及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研究简介。

知网论文查重:https://www.jiancegou.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论文写作相关资讯

学术不端查重入口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30-120分钟
系统说明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万篇英文文献资源,数亿个中英文互联网资源是全国高校用来检测硕博论文的系统,检测范围广,数据来源真实,检测算法合理!本系统含有(学术库与源码库)。(限制字符数30万)
检查范围硕士、博士论文初稿【误差一般在3%左右,不支持真伪验证】
4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学位论文查重,维普论文查重入口: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性价比高!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比定稿版少大学生联合比对库,其他数据库一致。出结果快,价格相对低廉,不支持验证,适合在修改中期使用,定稿推荐PMLC。——不支持验证!!!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论文
2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毕业论文查重,万方查重系统,涵盖期刊、学位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比肩中国知网的学术数据库。最多支持10万字符。仅支持中文。
检查范围学位论文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4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本科定稿查重版(一般习惯叫本科终评版),论文抄袭检测系统,专用于大学生专、本科等论文检测的系统,大多数专、本科院校使用此检测系统。(限制字符数6万)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论文
3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查重平台,PaperPass的比对指纹数据库由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数据库组成。指纹库是指提取的文章关键性特征信息,并非全文。
检查范围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
3.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1小时-24小时
系统说明amlc查重期刊系统是杂志社专用系统,针对编辑部来稿、已发表文献、学校、事业单位业务报告、职称等论文的重复率检测系统。
检查范围职称论文/学术发表
3.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格子达依托学术期刊库收录了海量对比资源,其中包括中国论文库、中文学术期刊库、中国学位论文库等国内齐全的论文库以及数亿级网络资源,同时本地资源库以每月100万篇的速度增加,是目前中文文献资源涵盖全面的论文检测系统,可检测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论文文本。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5.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1小时-24小时
系统说明万方职称论文检测系统,适用于职称发表/未发表论文查重,注:上传论文请标注发表日期,如无则使用论文正式发表时间;如未公开发表的,则用论文完成时间作为发表日期。
检查范围职称论文
6.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简体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Time论文查重系统,拥有海量的对比数据库,总收录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数据库组成,保证了比对源的专业性和广泛性。采用多级指纹对比技术结合深度语义发掘识别比对,利用指纹索引快速而精准地在云检测服务部署的论文数据资源库中找到所有相似的片段,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2.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